【精品】亲近自然作文汇编6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亲近自然作文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天就好像一个小姑娘,躲躲藏藏。春姑娘一直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听到春姑娘的呼唤以后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伸了伸懒腰。花儿听到以后也绽开了笑脸。柳树妈妈的孩子听到以后纷纷跑出来了。
今天,我就要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来到了大自然里小草在那里摇摇的,就好像在和我打招呼一样。我在大自然上狂奔,大自然的空气真清新呀!等我跑累了就在草地上坐着。小燕子在头顶上飞过,叽叽地叫着,好像是在说:“春天和大自然的结合真是让我赞不绝口!”我看见了朵朵桃花,姿势与众不同。有的把它自己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了它美丽的笑脸,有的花瓣弯着,真好像一位美丽的仙子呀,有的还真是一个花骨朵儿。柳树妈妈的孩子跑到它们妈妈的头发上,春风吹过,吹拂着柳树妈妈的头发。我躺在草地上,草地犹如是一张床,不对,比床舒服!大自然还有这么清新的空气。黄色的花朵也好像一张金黄的地毯,我踏进去,一阵清香扑到了我的鼻子里。
我现在,在大自然上玩,我看见了一大块石头就好像一条鱼一样,我玩了半天,我就爬了上去,哇!真舒服!这块大石头不但好像鱼,而且还好像一个沙发。一路上,我看见了许很多多与众不同的石头。有的好像乌龟,有的好像一颗心,有的好像是一只烟斗。
大自然的生物可真够奇妙呀!石头都有那么多花样。小花这么密,小草那么青,我想大自然这么奇妙,肯定还有我们不知道的事。等我下一次亲近大自然的时候,一定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在繁忙中能够抽出几分时间,与家人一起来到田野,亲近自然,那种悠闲,惬意的感觉真好。
周末,带上耳机,同家人一起乘车来到乡下,去享受那份独特的感觉。
徐徐微风轻拂着脸颊,阵阵草木的清香扑鼻而来,好舒服!耳机里的音乐婉转,动听,伴着自然的芬芳,随着微风的拂过,起起伏伏,此时,我似乎处于梦的幻境中,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这就是亲近自然的感觉。
继续向前走,来到了一片花海。各色的牡丹在绿叶的衬托下,竞相开放,一朵朵,簇拥在一起,显得更加美丽。芳香依旧弥漫在田野间,从远处望去,是那般整齐。
音乐继续,我们也在慢慢走近花田。来到千万朵牡丹之间,观察它们的细节。黄色的花蕊外边,包裹着数不清的花瓣,白里透着些许粉红,淡雅,精致。
每一朵与每一朵都不一样,它们有着自己的特点。或许盛大,或许小巧,或许高贵的立在枝头,又或许是不声不响的在角落里绽放。可无论是哪一朵,都散发着迷人的芳香,沁人心脾。
忽然一阵风从空中吹过,拂起了行人的发丝,吹起了女孩的裙角,朵朵牡丹在风中摇曳着身姿,优雅地翩翩起舞,将自己的美展现到了极致。
有音乐相伴,有芳香弥漫,有微风轻抚,有花儿跳舞,谁能说,这不是世间最好的享受呢?
身处田野间,闻着花儿的芬芳,草木的清香,听着治愈系的音乐,眺望着一眼看不到边的牡丹花海,心情愉悦至极。卸下平日里所有的压力,去享受这一切,心中似乎也有花儿在绽放,有微风在轻拂……
在繁忙中抽出些许时间,远离喧嚣的城市,亲近自然的感觉真好。
11月3日,我院全校师生搭车前去张公山寨,和漂亮当然相拥,和古代名人沟通交流。
盼望已久的秋游总算到了,大家都看起来分外激动,漂亮的导游小姐姐带著大伙儿歌唱、玩游戏,一路上欢歌笑语,氛围和睦。
张公山寨因湖广重臣张之洞而而出名,导游小姐详尽些而栩栩如生地详细介绍了它的久远历史时间,全部的同学们都能感受到这儿浓厚的文化内涵。
到了下午,大伙儿赶到烧烤区,取出准备好的食物,迫不及待地刚开始烧烤。大伙儿分工协作,有的搭起火炉,准备好烧烤的专用工具;有的搜集柴草和煤碳,搞好取火的提前准备;也有的将食物清理整洁。
午饭后,大伙儿将聚会废弃物整理稳妥,随后排着齐整的团队,一同乘座“官船”,前去张公山寨内的湖心岛採摘桔子。
湖心岛简直一个风景秀丽的地区,学生们在这儿找到了童年的乐趣,也增近了相互间的友谊。
不经意间到了回程的時间了,大伙儿在旅游景区内合影照片,希望下一次团体活动。
好不容易收回了视线,我的目光又被另一样东西所吸引,“爸爸妈妈,快看,那个东西好奇怪哦!”,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指着一间农舍前的一个横放着的木架子,大声喊叫,妈妈笑眯眯地说:“那个啊,就是我小时候打水用的工具,叫‘辘轳’,它是用来从深水井中打水的”,妈妈仿佛陷入了对童年的回忆,絮絮叨叨地说:“小时候,咱们还为它编了一首歌谣:‘奇怪,奇怪,真奇怪,肠子长在肚皮外’”,听着妈妈的叙述,我又回头看了一眼那个辘轳,只见它那棕黄色的棍子外,还缠绕着一圈圈绳子,在绳子的.下方,吊着一个水桶,我把这个从未见过的东西深深地印在了脑子里,它是我出游后的第一个发现。走了没一会儿,我又发现了远处一块很奇怪的农田,它像楼梯一般,一层比一层高,宛如一块温润的翡翠,在那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淡绿的光芒,妈妈又开始充当“解说员”,告诉我说:“这是梯田,在山脚下用梯田种植农作物的好处是可以防止植物被雨水冲掉”。
我望着朴素的农舍,绿油油的梯田,以及我平时只在书上看到的小牛,觉得这一切仿佛是一幅彩色的油画,它脱离了城市中越来越快的生活节拍,给人以一种悠然自得的感受,它也脱离了城市那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缭乱的街道和楼房,给人一种朴实无华的感觉,比起城市,那一份淳朴和自然更衬托出了这里的独特之处。
“从无字处读书”,这正是古人教导咱们要从生活中吸取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而这一次的田园之旅,让我走出了狭隘的生活范畴,走近了大自然,不仅放松了心情,更开阔了视野,真是两全其美。它也让我明白了,书并不是万能的,有时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却可以从大自然中得到,它需要你真正打开心扉,走近自然,才能让你阅读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以一颗真挚的童心、爱心面对大自然,促使学生的心灵与大自然亲切交流。
2.使学生明确写景文章的写作范围、写作重点、构思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
明确话题,写景抓住特征,注重感情。
三、教学方法
多重对话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语: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大地母亲的哺育,而且在精神上也需要向自然寻求依托。当知时节的春雨飘落大地时,当秋风吹来诱人的果香时,感到喜悦、幸福的决不仅是农民;过去的政治家、文学家,每当失意的时候,就会寄情山林;就是我们中学生,当不堪学习重负,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去野外踏青,不也能愉悦身心吗?可以说人对自然的情怀是与生俱来的。但不同的人,对自然的感悟有深浅不同,情趣有高下之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感悟,“大漠孤烟直”的审美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2.面对大自然,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促使我们的感悟、审美向高深方向发展呢?哪位同学说说。
(生活经验、知识积累、读书、交流等)
3.请阅读课本73页“话题探讨”的内容,准备交流阅读后的体会。(交流时注意能有自己的体会,还要能举出其他例子。)
4.在我们对大自然有自己独特的体会的时候,如何用文字来把它表达出来呢?请阅读74页的“写法借鉴”,这里告诉我们那些重要信息。
(景物描写要抓住景物本身的特点、还要突出感情特点。)
5.学生对什么是景物的特征肯定理解不透,也许有学生提出疑问,如果没有问的需及时提问:什么是景物特征呢?
(老师讲述: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的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区别于其他景物的地方。也就是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它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似的。你看,早、中、晚的景物不同,春、夏、秋的景物不同,风、雨、雪的景物不同,高山、平野、沙漠的景物也不同。同一类景物由于时间、地点、时代的不同,也赋予景物各自不同的特征,写作时就要考虑时间的特点、地点的特点、时代的特点。)
6.投影:〈一〉“……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他的胯下逃走了。”
投影:〈二〉“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软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他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芦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了,垛起来,在白洋淀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这女人编着席。不多一会,在她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隆起一层薄薄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投影:〈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班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是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
对上面的三段文字的描写有自己理解的请谈谈看法。提示:可以从描写对象、时代、时间、地理、各自的特征等方面去思考,也可以比较着去思考。
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过程中,教师应从下面的内容去引导。
〈一〉这是江南海边的农村,这是夏天的晚上,阴历月半左右,因此月是圆的,金黄的,瓜田一望无际,一片碧绿,晚上出来偷瓜的是猹这种动物而不是山区经常出现的野猪或别的什么野生动物。在一些细节上还能体现时代的特色,如项带银圈、手捏钢叉等。
〈二〉由于地区、时代不同,这是党领导下的游击区,这是白洋淀边的一个小村庄,作者着重描写了荷花淀,着重描写了苇眉子。月光照在苇眉子上,苇眉子成了一片雪地,成了一片洁白的云彩;光照在荷花淀上,淀上隆起一层薄薄的雾,发出清香,成了一片银白的世界。多么的宁静,多么的诱人。女人织着席,苇子垛成垛。经济繁荣,人民勤劳自不待言。
〈三〉也是荷塘,也是月夜,一样有轻雾,一样是宁静,但因为这儿是二七年的清华园,那儿是四三年的河北白洋淀,这儿的特点是塘小、树多,那儿是淀大、月满。由于塘小、树多,加之月光不能朗照,因此是树影班驳,月色不均;哪儿是淀大、月满,又加之清风不时吹过,因此是一片银白,荷香满淀。两者都有诗情画意,但这儿的静,静得过于幽;哪儿的静,静中却透出活气。
总之,写景抓住了特征,才能写出景物的美,带给读者美的享受。在描写中还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某种感情。请同学就最近感知的自然之景写一个作文片断。
现选录两则片断。(后补)
片断一:
秋收完成后,地就裸了,像一个老男人,扯了衣服,四仰八叉地躺着.一道道田埂,肋骨一般,在瘦不拉几的地里,十分刺目的凸显着.秋收已结束了,该走的人,都走了,地就还给了自然了。
片断二:
校园里的桂花都争相开放。微风拂来,吹来阵阵清香。闻着桂花的香气,唱着抒情的歌曲,我想这也不失为人生的一大乐事吧!小时候就听过一句谚语“桂子花开,十里飘香!”当时总是认为这句谚语夸大其辞,现在心中却有与其相同的感觉。是的,桂花确实很香,不信,你一个人安静地坐在教室里一定可以发现。
7.同学回顾以前学过的写景文章,回顾老师给你们的讲解,描写景物有哪几种方法呢?
七嘴八舌之后,投影:①定点观察、定景换点、移步换景。
②从形、声、色等方面对景物进行描写,易于抓住景物的特征。
③动静结合,虚实相间。
④景物要与心情或环境相适应。
8.整篇作文训练。见课本75页第二题:以“秋色”为描写对象,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也可选用下列题目。(略)投影:作文提示①景物应是人化了的景物,必须景中有人,情自景出。②由于个人构思不同,写景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③突出地方特色,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9.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一个晚自习来自改作文,要求:
⑴标点符号的格式。⑵书面誊写状况。⑶找出描写之处,并把错字改一下,不通的句子改顺。⑷考察总分、动静、点面、情景、比喻、拟人、夸张、虚实、观察方式、描写角度等在文中的体现,作一点分析。如果这些方面在文中表现太少,你打算如何修改?提出修改方案。⑸这篇文章中,你认为最好的是在何处,可以是段、句、词。说说为何好。
10.优秀作文展示:(后补)
感受秋天
101班梁正
双休日,我告别了清幽的学校,回到了家。听人说,实践是条路,是首歌。这是怎样的路、怎样的歌呢?到了秋天的阳光下才能领会到。
“一片梧桐一声秋,一支芭蕉一分愁”。然而,愁云散尽乐不尽,秋至喜随亦未知。梧桐做出了黑黑的籽,枫叶换上了红红的衣。于是快乐便装满了梧桐籽、夹满了枫叶片。
黄昏后,我独自吹着笛坐在板凳上,那是一种意境,它朦胧着;那是一支乐曲,它飘荡着。有些枯败的柳枝不想扫我的兴,送我一段婆娑舞。我吹着,它舞着,月夜里,这儿有一幅秋愉图。
我在河滩上躬下身子,竖起笔尖作犁,带着一种耕耘的虔诚,和秋天立下誓约。从中,我体味出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深意。我不奢望春天给我带来繁花,只要春风遍布我心中每个角落,我就会充满信心,我要在黄叶上啜饮芳醇,使着青春的犁铧,随着时间的流动,悄悄地接近秋日火红的原野。
带着夏日的激情,带着少年的冲劲,带着尝试的心情,我也像大人们一样,脱着鞋,挑起箩筐,顶着骄阳,出门去体味真正的生活。
我顶着烈日跟着大人们甩动着膀子,微笑着挥动镰刀。一片片稻子躺下了,铺成了金色的地毯。“赶上啊!”大叔回头擦了把汗,对着我微笑,“快把吃奶的劲都用上哦──”
地里,数不清的脚印被烤得焦白了。打谷机跟蝉一道呻吟着,有气无力的。满地的人群,满地的汗水,满地的欢笑,满地的激情!
挑着两个晃悠悠的箩筐,真像挑着两个音符。踏上被烈日烤烫的路面,甩开臂膀,迈开步伐,绕着棋盘似的小路,舞着两个摇摆不定的箩筐,摇过小河,好不容易才摇到家。卸下千斤重的担子,全身顿时轻松无比。一阵凉风送爽,我不由想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还让我了解到这是怎样的路、怎样的歌。
感受秋天,感受快乐,体会生活的乐趣。
星期四的早上是雾蒙蒙的天气,我们都特别担心还能不能去东湖山了。心情正如天气一样,不过也只有默默地等待。
在第四节课时雾渐渐变少了,心情也随着天气变化,到了下午,“终于等到下午啦!”我兴奋不已地喊着。而且还是一个阳光明媚,微风拂面的下午。冬天也有这样的好天气,真好!一路上欢声笑语,经过十五分钟的行走,我们来到了东湖山。
上一次是集体活动,现在是各班自由活动。先是同学们讲孝顺父母的故事,然后猜谜语,接着演一个小品,然后是讲笑话,最后是玩丟手绢。活动开始了,一个一个孩子讲过去了,我都觉得没意思,在那儿不耐烦的“杀”蚊子,听到miss李讲孝泉的来历时,我的兴趣突然来了李说:“有一个人,他有一位妻子和一个孩子,还有他的妈妈,他的妈妈很不喜欢他的妻子,所以在他不在时,叫妻子到很远的地方去打水……”小品演员声音太小,我听不到,所以没有管,猜谜没有请我,笑话时,我讲了一个,丟手绢我没参加。
这次活动让我知道了孝顺父母,还体会到了快乐,我猜这就是电视上的快乐教学法。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