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自然作文七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然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听说云南昆明景色如画,四季如春,我早就想亲身去体验体验这个“春天之城”了,趁着这次长假,我们一家带着期盼至极的心情终于向昆明进发了!
来到云南昆明,我们去的第一个景点是九乡。九乡这个名字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无比平常的带着乡村气息的小山村。结果等到自己站在大门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错了:一大片的薰衣草平铺在大门侧旁,散发出淡淡的花香,让人一来到这个地方就感到无比舒畅愉悦。薰衣草中间竖立着一块巨石。那巨石像一个士兵保护着九乡,又像一位迎宾笑着对游客们表示着欢迎。巨石中间刻着“不观九乡,往来云南”几个红色大字,更加增添了几分威严和生气。
进入大门,便看到一个九乡博物馆。里面全部都是一些自然形成的钟乳石,各具风格:有金色散发着光的,让人一看就知道这肯定是经过千万年才能形成的,独具富贵之风;有紫色钻石粼粼的,一看就明白是在比较深远幽静的地方形成,独具优雅之风。。。。。。各式各样的钟乳石让我对后面的风景更加期待。
我迫不及待地跨出博物馆大门,跑似的继续前进着。我们来到一个电梯口,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搭乘电梯来到负一楼。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又一座通天似的大山,这山紧挨着那山,崇山峻岭,把天遮掩得只有一口井那么大。把头往上望,一座大桥架在上方,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看到眼前的美景,这时的自己早已像只井底之蛙一样把嘴张得比井还大。“轰轰隆隆”,哪来的这么大的流水声?我猛然向下一望,洪水似的泉水像一匹匹脱缰的野马不断地向前涌去。一波又一波的,极具生气。我继续往前走,进入一个大概只有1米高的洞口。哇,真是别有洞天啊!洞里是无限大。头上是滴水状的钟乳石,而前后左右则是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石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堆叫“群贤聚会”的石笋队。听导游介绍中间那一个头顶天,脚踏地,浑身散发着贵族气息的是玉皇大帝。旁边那个稍显矮,散发着红光,手拿蟠桃的是这次聚会的主办者——王母娘娘了。在玉皇大帝旁边盘腿而坐的,手上像拿着一根仙草的那座石笋就是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了。再往远看一些,有两座石笋单独立在那里,呈走路状的是两个迟到的神仙,也是这次这次宴会的参与者。听完这些后,我不禁感叹:大概人类永远探不透大自然的奥秘,自然形成的怎么就那么惟妙惟肖呢!我一边佩服着大自然的神奇一边继续观赏着美景。雌雄瀑布、鹊桥、雄狮大厅、神田瀑布等这些各具姿态的自然景观让我又钦佩又陶醉。但美好时光总是过得很快,离别的时间到了,我只得不舍地与美丽九乡挥手告别。
真的是好一个“不来九乡,往来云南”啊!美丽九乡,美丽云南,这些美丽景色美好回忆将让我永生难忘!
人是文化的产物,也是自然的产物,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产物。所谓文化,即是自然的人化,脱离了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和文化的产生。然而在人类及人类文化产生以后,人和自然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时至今天,随着信息化技术等的迅猛发展,这一趋势更在加剧,以至众多人们只能通过电视、互联网去感知自然,从中了解全球的天气变化,知悉生物的纲目属种。然而,人们通过现代科技所感知到的,其实只是有关自然的一些知识,并非自然本身。因为,你可以从天气预报得知本地有雨,那雨点却砸不到你的身上;你可以从网上看到一朵鲜花开放的过程,那花香却飘不进你的鼻孔。
然而许多人却满足于借助现代科技感知自然,甚至误以为自己所感知到的就是自然本身。两千多年前的哲人,曾将自然视为宇宙万物运行和个人立身行事的最高法则,诚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今天的人们则普遍视自然为身外之物,对天光云影、鸟语花香多无动于衷,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排除了自然的一席之地。其结果,人们的感官钝化了,缺少了自然的浸润,心态日益浮躁,人性日益偏枯,在一定程度上,人正在变成“机器人”。
出现这种局面,和工业时代以来人们对自然的不正确认识有关。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被打破,自然主要成为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人对自然的认知和利用日益朝着功利化的途径发展。除了少数的文人雅士和艺术爱好者,人们已无暇静观云卷云舒,闲看花开花落。自然带给人的审美愉悦和对人性情的陶冶,逐渐成为少数人的专利。
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占主流的儒家文化对自然不够亲近,也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基因。孔子曾教导他的孩子伯鱼多读《诗经》,因为可以从中“多识草木鸟兽之名”,而不是让伯鱼更多地走出家门,从大自然中去接触这些草木鸟兽。西汉的董仲舒是儒家的一个重要代表,他为了专心读书力求上进,曾蛰居楼上,三年不窥园,从中体现出对功名利禄的极端重视和对自然风物的无知拒绝。儒家这种重视书本间接知识而相对忽略通过实践获取真知的思想,无疑对许多国人长期怠慢了自然要负一定责任。
与之相对,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自然为最高,追求诗意的栖居,对今天远离自然的大众而言,无疑是一剂纠偏的良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人,尤其是那些困居钢铁丛林的城市人,实在有必要摆脱对现代科技过度的依赖这一“文明的偏至”,有意识地回归自然,回到人的本初,以达成人性的全面发展。
大自然是美好的,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乐园。看,天空中蓝天和白云互相映衬;听,树林里鸟儿欢快的歌唱;闻,花园里花儿正吐露沁人心脾的芳香……你难道没有感受到大自然的微笑吗?
大自然又是可怕的。听!轰隆隆的雷声响彻云霄;看!乌云密布,大地笼罩着一片黑暗……你难道没有感受到大自然的怒号吗?
人有喜怒哀乐,大自然也有。大自然本是和蔼可亲的。但我们的种种行为已经对大自然造成严重伤害。她曾一忍再忍,可终于忍无可忍了!她决定报复人类,让人们尝到自己亲手酿造的恶果 ——人会报复,大自然也会报复!
瞧吧,人类带着电锯来到森林,把大自然那绿色的外衣扒掉。大自然就掀起漫天沙尘和滔天巨浪——她在报复人类!她要让人类吸取惨痛的教训:破坏大自然就是在毁灭人类自己!可人类这时还 没觉醒,他们仍没有放下伸向树木的“屠刀”。看吧,人类把各种垃圾排向海洋,大自然那洁净的血液立刻变质,变得臭气熏天。大自然于是换来赤潮,它像幽灵一般无情的吞噬着生命——她又在报复 !可人类仍在污染海洋……
人类的我行我素完全无视大自然,完全不管其他生命的死活。你听到东北虎死前的哀嚎了吗?你看到倒在地上血淋淋的藏羚羊的尸体了吗?你听到所有的动物都在悲愤地控诉人类的所作所为了吗 ?
如今,天空已不再湛蓝,河流已不再清澈,土壤已不再黝黑……
人类啊,快醒醒吧!大自然已经伤痕痕累累了,她再也经不起我们的折腾了!昔日的美好的大自然难道就这么毁在我们人类的手上吗?
人类啊,千万要谨记,破坏大自然就是自掘坟墓啊!千万不要让昔日的美好大自然成为永远的过去!
唐僧一行西行赶路,说不尽的风餐露宿,一日前面一山阻路。
唐僧说:“徒弟啊,你看这山势崔巍,须是要仔细提防魔障。”悟空说 :“师父休要胡思乱想,只要定性存神,自然无事。”唐僧说:“徒弟呀,西天怎么这等难行?我离了长安城,在路上春尽夏来,已经有四五个年头,怎么还不能得到?”悟空说:“早哩!早哩!还不曾出大门哩!” 唐僧在马上遥望那山,但见崖险林深、虎狼群行,叹道:“我受唐王之命西天取经,历经艰险,虽然我心志如止水,但不知何日能取得真经、得回故乡?”孙悟空说:“师父不必挂念,少要焦心,只要你放心前?M,管你功到自然成。”
“功到自然成”指功夫下到,事情自然会取得成效。
大自然包罗万象,也同时孕育了生命。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能从中学到许多宝贵的知识。
她,是一幅画。那川流不息的江河湖海;那鸟语花香的`花草树木,那湛蓝的天,湛蓝的海,是那一幅泼墨山水,形散神聚。
她,是一本书。“乌鸦反哺”告诉我们要孝顺父母;“蚂蚁运食”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蜻蜓低飞”表明大雨将至。
她,是一部乐谱。小雨“淅沥”,泉水“叮咚”……构成动人的音符,清脆悦耳。
大自然她,是一位导师。远处的森林,人们乱砍滥伐树木;森林里,人们捕杀“森林的使者”;近处的草坪,人们乱丢垃圾,践踏草坪……她会以“沙尘暴,洪水,酸雨,红潮,飓风”的形式来警告、教导人们:你们太过分了!给我适可而止吧!保护生态,就是在保护自己啊!明白吗?她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路途。
没错,大自然也是课堂,她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她的不满,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大家恍然大悟,明白许多许多。我们要有一双会观察,会发现的眼睛,去海滩上拾取她更多、更宝贵的美丽贝壳,这不仅靠有这样一份心,更要靠行动。毕竟,行动证明一切!
大自然,也是课堂……
大自然是奇妙的!看,春暖花开,桃红柳绿;夏日炎炎,荷塘月色;金色秋天,春华秋实;冬日飘雪,银装素裹。今年的暑假,我登上了邮轮,和向往已久的大海来了一次亲密无间的约会!
大海一望无际,站在船头,放眼望去,天是蔚蓝蔚蓝的,海是碧蓝碧蓝的,远远地连成一片,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海。这时,你的心胸仿佛也变得如海一般地宽阔,真是应了那句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大海有时候乖得像沉睡的婴儿,波澜不惊,仿佛凝固了一样,微波在阳光地照射下泛着柔光,低声细雨,喃喃地哄着人入睡。这时,在船头,会看到几只海鸥忽上忽下,嬉戏着,追随着船儿,阵阵轻柔的带着海腥味的海风吹来,把一切的烦恼吹得烟消云散。在船头,人们有的在品尝美食,有的在泳池游泳,有的在看表演,有的在做游戏,还有的什么也不做,尽情享受着这份宁静,真是惬意啊!
不过你可别吵醒它,这不,大海似醒来的孩子一样哭闹起来,发起了脾气。海面波涛汹涌,风大了,后浪推着前浪,一排排白花花的潮水簇拥着冲过来,浪花争先恐后地翻滚着,咆哮着,拍打着船舷,船也颠簸得厉害,惹得人们心慌意乱。
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我领略到了大海的神奇和美妙,感受到了大自然无穷的力量。大海啊,你是那么的深邃,令人捉摸不透,真是一次难忘的“大自然之约”啊!
星期六,阳光明媚,爸爸带我去了凤凰湖。凤凰湖坐落于桐乡市的东北边,是个占地八百多亩的人工湖。
远远望去,湖水那样的蓝,那样的清,近看又变成了绿色,像魔术师变魔术一样,一会儿绿一会儿蓝,真神奇呀!凤凰湖的水是那样的绿,绿得像小树、小草浸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又是那样清,清得连湖底的沙粒和枯叶也看得清。阳光洒在湖上,像是给凤凰湖披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外套。那一条条镶着银色鳞片的小鱼儿,在湖里游来游去,让凤凰湖更加多姿多彩,湖边的卵石、海藻、花儿给凤凰湖镶上了一条朴素的花边。
不仅湖水美,湖水四周的植物也很美丽。比如,梅花、柳树、梧桐树……最为漂亮的得数梅花。粉红粉红的花瓣在微风中点头,在游客面前张开粉红的脸蛋向他们展示自己的美貌和笑容。而白色的梅花呢,在风中挺立着身子,希望游客能快快表扬它。我觉得它很勇敢,在冷风中也能这么顽强地挺着胸,我为它点赞。
在湖岸上,有几只用不锈钢做的河马,躺在草坪上懒洋洋地晒太阳,守卫着美丽的凤凰湖,可真威风啊!凤凰湖旁边还有游乐设施呢!有滑滑梯、翘翘板……可好玩了,你们也来试试。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凤凰湖,我最爱去的地方!
文档为doc格式